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陈海燕

“唱享台山”系列活动——台山广东音乐欣赏会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1

主题

4097

帖子

314万

积分

军长

积分
3145527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9-8-4 01: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祥叔抱琵琶几十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5

主题

2万

帖子

5590

积分

版主

心静方能知白日,眼明始会识青天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590

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发表于 2009-12-4 00: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小燕子的报道,陈品豪老师在水步中学教书时是一个不错的音乐老师,现在桃李满天下,真的为台山有这样的人才高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5

主题

547

帖子

244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42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21: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7月30日晚,台山市嘉年华歌舞会的歌舞大厅群星璀璨,台山广东音乐宗师陈品豪的弟子陈鸿燕、陈玲玉、李灿祥及6个子女,分别从美国、香港、广州、深圳等地赶回台山,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唱‘享’台山”系列活动之一——《台山广东音乐欣赏会——缅怀陈品豪音乐大师》的演出活动。

  陈品豪(1911-1990年)是一位集演奏、创作与教学于一身的音乐教育家,他发起并参加台山绿薇音乐社,致力于广东音乐的演奏与传播。他是解放后广东省第一批省音协会员,生前与台山籍著名音乐家李凌、李鹰航、刘天一、黄龙练等为挚友,其中与著名高胡演奏家刘天一还是亲家。

  趁此机会,记者采访到陈品豪的学生陈鸿燕和其次子陈兆年,希望从他们的口中找回些许关于一代宗师的记忆。

  著名笛子演奏家陈鸿燕忆师恩——

  他改变了我的一生

  【人物简介】

  陈鸿燕 1948年出生于台山六村秀墩村,著名笛子演奏家,受陈品豪老师启蒙走上音乐之路。现为香港中乐团笛子助理首席、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管弦乐研究会会员、香港音乐协会会员、香港中国音乐协会会员。

  结缘恩师源于3个鸭蛋

  13岁那年,一件小小的事情,完全改变了我的命运。那年冬天非常冷,生产队养了一棚母鸭用来下蛋。有一天晚上,我和几个小伙伴捉迷藏,见到生产队的干部在开会,无意中听见生产队长说:“我们养的这棚母鸭是准备下蛋的,最好是两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看管,但是,哪个小孩愿意去呢?”队长的话刚一说完,我就跑进去,毫不犹豫地说:“我去!”队长摸摸我的头说:“阿燕,你真听教(听话)!”——其实,看管母鸭是非常辛苦的事情,寒风刺骨,别人还缩在被窝里,我们就要早早地起来把母鸭赶到海边,让它们吃鱼虾、海螺,但是,想到因此可以一天赚11分(工分),是当时的最高分,我没有丝毫犹豫。

  一般情况下,母鸭被赶到海边前就已在鸭棚里下蛋了,但有些来不及在鸭棚里下蛋的,外出时就“就地解决”了。一天,放鸭的时候,我发现不远处的海边的稀泥里有3个鸭蛋,我没有把鸭蛋交公,而是交给了在不远处放牛的我的好朋友陈兆槐,他是陈品豪老师的儿子。当天晚上,吃着鸭蛋,陈品豪老师很高兴,边吃边对陈兆槐说:“阿燕家穷,教他学吹笛子吧!”第二天,陈兆槐将一只笛子交给我,说:“我爸爸要我交给你的,他说教你吹笛子。”

  我此前根本没想过吹笛子,我的牙齿长得不齐,没有乐感,所以对于吹笛子,可以说是先天不足,但是既然陈品豪老师叫我吹,我就拼命吹,因为我知道也许会因此改变我的命运,脱离贫困的生活。陈品豪老师本身是教琵琶的,笛子吹奏,他教了我一些入门的基础知识。

  到了春天,陈品豪老师对我说:“学音乐要走正路,讲究音色音准,我有个学生陈添寿在华南歌舞团工作,是演奏吹管乐器的,我可以介绍你去广州找他指点指点。”

  当我把想去广州的打算告诉父亲时,口袋里只有5元钱的父亲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当年,我就考上了广州音专(广州星海音乐学院的前身)。

  他让广东音乐开枝散叶

  毕业后,我分配到海南岛,在那呆了有10年。早年回来的时候,陈品豪老师还在端芬中学任教,我曾走路去那里探望他;后来,他退休了,我就去他家里拜访。

  他对学生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也很严格。如果你学得不好,哪方面有缺点,讲过后没改,他就对你不客气;但骂完之后,他又哄你,说你进步了,有改进了,很会鼓励人。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1963年,一家电影厂在台山拍电影《巧姑娘》,讲的是一对恋人的爱乡情节和纯洁的爱情故事。电影剧本是当时台山县博物馆一个姓伍的馆长创作的,片尾曲由陈品豪老师和陈哲深一起创作完成的。这个曲子是用台山话唱的,我现在还能唱几句,“漫天秋霞满洞香,稻穗辫子一样长。人约黄昏天将晚,愿借月华瞧定良……”定良是电影里的男主人公,就是巧姑娘的情人。仅看开头这几句,不仅因浓厚的乡土气息而显得质朴无华,而且浪漫动人,非常美!

  他为这部电影作曲的时候,很多人都劝他,“陈老师,休息了”,但直到很晚很晚,他还在灯光下埋头苦干。46年过去了,至今想起来,这些情节依然历历在目。

  陈品豪老师之所以受到台山各级部门的重视,就是因为他的影响太大了,他培养了那么多有学问的、有乐感的音乐家。1996年,我有幸参加香港政府在美国最好的林肯音乐中心举行的一次演出,其中有两个斗山人,一个是我,另一个人也曾经就读于任远中学,受过陈品豪老师的教育。在世界最好的舞台上,同时出现两个台山人,而且都是陈品豪老师的学生,他的贡献可见一斑!

  因此可以讲,陈品豪老师的贡献和别人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不仅自己优秀,而且还像一个母体一样,不断催生出更多的优秀音乐人才;他让广东音乐开枝散叶,走向更加繁荣。他伟大就伟大在这里。

  生活上,我记得陈品豪老师也抽烟,而且很厉害,作曲的时候一根接一根地抽。除此之外,他很节省。他宁愿抽最差的烟,穿最烂的衣服和鞋子,也要把省下来的钱,尽量多地用于帮学生。写东西晚了肚子饿了,最多就是一两块饼干,喝点开水。他就是这样的既要顾家庭生活,又要顾别人的孩子的人。那么艰难的时候,这样的人少见。尽管如此,他自己的6个孩子个个都成才。

  希望老师得到更多认可

  我走出家乡这么多年,走遍中国各地,到世界各地演出,心里一直感念陈品豪老师。我是一个穷苦的放牛、放鸭的农村孩子,根本没有钱读书,如果不是陈品豪老师当年对我的发现和栽培,我现在说不定还满脚牛屎牛粪。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能不感恩吗?

  这种情怀在我心底萦绕了好多年,今年我终于忍不住和台山市文广新局的黄伟华局长联系,倡议举办一次纪念陈品豪老师的晚会。黄局长和台山市政府以及有关部门也认识到陈品豪老师的重要价值,所以晚会的事一下子就定了下来。

  这次回来参加演出,我和别人的心情不一样。我不是他的孩子,而且也不是他学校里的学生,他完全可以不教我的;要说渊源,也就是3个鸭蛋而已。他教我吹笛子时,也不知道我是否适合吹,只知道我喜欢,他只是希望我有个可以改变人生的出路。

  很多人都知道,他培养学生,不局限于学校。他经常在街头发掘有乐感的学生。他是一个非常好、很慈善的老师。

  以前,我心里总是隐隐约约地有些遗憾,因为他的很多学生,如陈哲深、陈添寿等都蜚声九州,而他自己,却少有文字记载,不过,现在我已感到台山市政府的重视,这个晚会办得如此顺利,就是这个原因。

  陈品豪之子、刘天一之婿陈兆年——

  至今钦佩父亲的管教

  【人物简介】

  陈兆年 毕业于广州音专民乐系高胡专业,原广州市公安文工团高胡演奏员,系广州市音乐家协会会员,曾获省港澳首届“威力杯”广东音乐比赛优胜奖。他是陈品豪的儿子,也是高胡演奏家刘天一的女婿,深得两位大家的嫡传,现致力于高胡与古筝教学工作。

  育人有方子女多成才

  父亲的床头老是放着一大堆书籍,有《作曲法》、《二胡演奏法》、《琵琶演奏法》、《五声音阶》等,方便随时拿出来翻。有时候睡不着觉,他就叫我大哥弹琵琶,说这样容易入睡。

  父亲对家务很少过问,我们6个子女小的时候,他没有抱过一次,但从来不打小孩,这一点我记得很清楚。涉及到音乐的学习,他对我们要求很严格,标准也很高,拉错1次要重拉10多次。我还记得,光是空弦5,他就要我拉了两个月。我曾不耐烦地跟他说:“我拉了两个月5(粤语‘傻’音),都变傻了。”父亲告诫我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这是基本功!”

  我中学是在斗山任远中学上的,那时父亲已调到台山师范。我周末回家,他就检查上次布置给我的练习作业,完后又布置下周的练习任务。他爱开玩笑,人很幽默,生活比较随意,要求很低,正所谓“不拘小节”,但他对音乐的态度,则非常严谨,显得一丝不苟。

  父亲共育有5子1女,其中长子陈兆荣现为纽约华人乐师,我是次子,我和三子陈兆槐、四子陈泗海皆毕业于广州音专;我妹妹陈薇琛现任深圳市粤乐社琵琶、古筝演奏员;最小的弟弟陈明海自幼跟随父兄及刘天一学习高胡,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调律学会会员。父亲的两个孙女,一个为深圳市粤乐社职业琵琶演奏员,一个今年刚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才上小学五年级的孙子陈达科,今年夺得了“第61届香港学校音乐节”二胡比赛初级组冠军。作为子女,我们至今都非常钦佩父亲的管教。

  扎根台山写就《喜燕归堂》

  其实,父亲曾有机会调到广州发展。1957年,广州市文化局局长李鹰航叫刘天一到台山招两个音乐专才,一个是我父亲,一个是在公益中学任教的黄龙练。我父亲当时在斗山任远中学教音乐,他愿意去广州,但因身兼学校总务主任,要处理的事务较多,校长李泽槐就劝他,等学期结束了再离开。于是,学期结束后,我父亲就去了广州,但广州当时正在“打倒大右派李鹰航”。为了避免受到牵连,我父亲立即离开广州又回到台山。黄龙练先他一步到了广州,便留了下来。

  此后,父亲先后在斗山任远中学、台山一中、台山师范、端芬中学等任音乐教师,一辈子都呆在台山。

  印象最深的是和父亲作曲的《喜燕归堂》有关的一个故事。1981年的一天,父亲写出《喜燕归堂》这首曲子,想来想去不知道取什么名字好。于是,他走到屋外休息,见许多燕子从天井口飞进来。这时,正巧经过天井的母亲随意地说了句“燕子归堂财六旺,招财进宝满家堂”,父亲听后连声叫好,“我写了这首曲,想名字想了很久,你启发了我的灵感,那就叫《喜燕归堂》吧,哈哈!”

  文/图 本报记者 曹乃付(除署名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主题

1851

帖子

7282

积分

营长

积分
7282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0-1-28 10: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74,75年间我跟陈品豪老师学过琵琶.记得我学弹奏的琵琶独奏曲[天山之春],[浏阳河]的曲谱都是陈老师亲手抄在我曲本上的

76年我随父迁往广州读书,经陈老师介绍后跟广东歌舞团的李灿祥老师学过.......只可惜我与音乐艺术无缘......

但,无论如何...感谢俩位老师,感谢他们对我的谆谆教导和音乐艺术的熏陶.......

并谢楼主,让我知道台山二三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5

主题

547

帖子

244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42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18: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评委认真打分

选手紧张万分

连主持人都感同身受,看看,和选手的表情真一致。

抽奖时间,大家轻松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5

主题

547

帖子

244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42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18: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听着选手们的自我介绍和参赛目的,总是觉得那些话语是那么地熟悉。曾几何时,我们也如此般活力充沛,初生之犊不怕虎,觉得凭着一份兴趣和热爱,就一定可以追求理想。但日子渐渐过去,生活的打磨告诉我们,单有兴趣和热爱,甚至尝试的机会都还是远远未足,还需要真正能立足的技能和不断的进步空间。年纪渐长,学会了避免受伤学会了埋藏,学会了避免露短人前,凡事瞻前顾后,当然,这也是必须的。单凭冲劲,却不知如何有效成事,也不是社会所需要。fficeffice\" />

但年轻的好处,就是输得起。可以不断尝试,一次次跌倒,也可以有时间和精力爬起来再准备,再尝试。我羡慕他们,也为他们的勇气而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5

主题

547

帖子

244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42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18: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7月31号晚7点半嘉年华,半决赛

<div class=ForumPostContentText>

7月31号晚7点半嘉年华,台山赛区半决赛

</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5

主题

547

帖子

244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42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18: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32;“唱享台山”系列活动————“活力904新广播新声秀主持人大赛

台山电台——“活力904新广播新声秀主持人大赛选拔大赛

启动以来,已进行了3场海选,选手们积极准备,沉着应赛。

2009年7月的第三场海选。

赛场内,花絮不断—— 选手极力想表现自己的才艺,性格各

异,神态各异,让人眼花缭乱又令人捧腹大笑。

当中最令人捧腹的,当数这位美籍华人。他浦一上场,一开

口,已经笑声不断。评委叫他又唱又跳。而他很认真地照

做。不要取笑,正如一评委所讲,他那认真、尽力表现自己

最好一面的态度最令他感动,比起有才华但敷衍对待事情的

人,他更令人值得尊敬。

也许,但很多有经验的人眼中,他们还会显得稚嫩幼稚,甚

至被讥笑不知自量。但是,有理想没有错,尽力也没有错。

我们永远不知,最初毫不炫目的人,会不会在将来渐渐散发

自己的光芒。我们身上的优点才能,很多时候都是别人帮忙

发掘的。起初各种可能性与潜能是一排小荷初露尖尖角,他

人偶尔注意到哪株,哪株就特别奉盛到了雨露阳光,慢慢的

茁壮起来,茁壮到显眼,显眼到任何人都开始留意并夸赞,

于是,这株就成了我们身上的最闪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主题

123

帖子

567

积分

排长

积分
567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0-3-12 11: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几次山西省的---唱享山西,身为台山人还没机会去欣赏和观看本地的文化色彩真是有点可惜,希望下次有机会积极参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620

帖子

5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52006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3-12-19 10: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4-6-10 23:21 , Processed in 0.36873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