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邻家小妹

新西兰美丽的风光(十一)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主题

1833

帖子

7407

积分

营长

积分
7407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7-1-17 23: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原来“燕喜”名号的由来是这样的,多谢四眼光头佬的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主题

2258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1125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7-1-18 00: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眼老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15 20:53
  •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3]偶尔看看II

    706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清溪流过碧山头 空水澄鲜一色秋

    Rank: 8Rank: 8

    积分
    145746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社区居民社区明星

    发表于 2007-1-18 08: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肚兔~四眼先生这么一说,那燕喜岂非名垂青史?!可别小瞧这青楼女子啊,想当年李师师、柳如是、李香君自然名垂青史,想不到小城里面的燕喜也能成其为无名资产~英雄莫问出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0

    主题

    2514

    帖子

    731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16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2: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眼哥:

    佩服、佩服!你的解释真是很有权威性,是不是应该写入台山县誌,作为一页历史的记载。

    如今看来,“燕喜”之名随着时间的消逝,也会渐渐退出了我们的生活,想来真是一件令人唏嘘之事。广州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很多百年老字号如陶陶居、泮溪酒家等,即便是几经改制,但都保留了名称,因为除了人们对它有一份感情存在外,这些名称还可以说得上是无价之宝的无形资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446

    帖子

    1881

    积分

    连长

    积分
    1881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7-1-18 15: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火佬V的指正.

    四眼哥哥:小弟十分好奇您怎会對\"燕喜\"的歷史如此了解.

    [此帖子已被 金色田野 在 2007-1-18 19:17:35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446

    帖子

    1881

    积分

    连长

    积分
    1881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7-1-18 15: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迟到 发表于 2007-1-16 13:00:38 :

    田野兄,你好厉害,把我好多沉睡了几十年的记忆拉了出来。那时确实是“火红的年代“。最新指示,原子弹,天弹,人造地球卫星爆炸成功。。。大人们的忠诚或叫狂热非我们这代人能理解。好羡慕你家就在幼儿园旁。还有小操场外围可爬上去坐的围栏。看着人来人往的解放路。几棵果似桃但不能吃的遮荫大树。不知是否还在。但对面的海军招待所楼一定在。过了反帝路路口是烟丝厂,烟喜,电讯大楼。。。。

    萝卜姐,如有天九王传奇,不妨传上给大家看看。不知为什么叫天九王。


    蘿卜姐,遲到兄:据聞天九王姓王名九天,初出道時將名字寫在他的工具箱上,按古時的寫法从右到左寫.但人們喜歡从左到右讀,成了天九王,他也將錯就錯,畢竟天九王這招牌比王九天這名字更响更威更好記更具廣告效應.....天九王的手艺應該是失傳了,不知陳泰山有沒有徒弟?我小時候見到的李植南約四、五十歲左右,現在是否仍在人世?哪位网友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15 20:53
  •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3]偶尔看看II

    706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清溪流过碧山头 空水澄鲜一色秋

    Rank: 8Rank: 8

    积分
    145746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社区居民社区明星

    发表于 2007-1-18 17: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色田野:谢谢你对天九王称谓的考证……请你放心,天九王的手艺不会失传,那手艺“官名”叫面塑艺术,已登大雅之堂。

    “面人”系用精制面粉、江米(即糯米)粉、防腐剂等,用开水调合成面团,在锅内加温后,根据创作需要分别放入各种颜料,即可捏塑各种人物形象。

    面人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自汉唐以来,一直以民间玩具的形式流传。它多取材佛道故事、戏曲及历史人物。捏塑手法简练,所塑人物形象,虽大如手掌,小如果核,却面部五官备赅,形象鲜明生动。是一种小型的民俗雕塑艺术。

    在北京就有个著名的面塑艺术家叫汤子博,他自幼喜爱绘画、面塑及其他民间艺术,注意吸取民间艺术的营养和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精华并傍及佛学、诗文及气功等的学习,经数十年的努力,遂成为一代面塑名家。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设立汤子博工作室,专门从事面塑艺术的创作与研究。他长于捏塑佛道、传统戏曲、历史及现实中的人物形象,作品既神韵生动,高逸淡雅;又朴实可亲,富有生活情趣。特别是他所创造的核桃面塑,在剖开的核桃内,塑出各种栩栩如生的人物,深受人们的喜爱。代表作有《天王》、《达摩》、《观音》及《十八罗汉》等。

    [此帖子已被 花心萝卜 在 2007-1-19 8:33:06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主题

    1833

    帖子

    7407

    积分

    营长

    积分
    7407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7-1-18 18: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据传陈泰山在美国拍胸口拍得很响,在美国有很多徒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446

    帖子

    1881

    积分

    连长

    积分
    1881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7-1-19 09: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蘿卜姐:

    真佩服您對中国民間手工艺的了解,那天九王要是活到現在,可能巳是国宝,成了百万富翁了.

    北斗星:

    陳泰山也移民美国?還在彼岸賣艺授徒?這消息准确嗎?台山八十年代初才掀起移民潮,我推算陳泰山那時應七八十歲了.也許像他這样的練武之人比常人更长寿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7

    主题

    1660

    帖子

    7087

    积分

    营长

    积分
    7087
    发表于 2007-1-19 16: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四眼光头佬 发表于 2007-1-17 23:06:36 :

    诸位:“燕喜”名号的由来是这样的:

    “燕喜酒楼”解放前是在西荣街的“东风旅店”,后来,西荣街的“燕喜酒楼”在公私合营期间改为旅店,称为“东风旅店”了,而通济路的燕喜酒楼在公私合营期间仍为酒楼,但不称为“酒楼”了,而是称“饭店”。
    “燕喜”原来是解放前的一个妓艺(或是妓女吧)的名号,该妓艺在解放前被一个有钱的老板包起了,并对她情有独
    锺,因此就以她的名号冠称自己的酒楼(也就是西荣街的酒楼)名号,并因此而名声大振,也就是使“燕喜”这个名号成为了无形资产了,因西荣街的酒楼在解放前已转手产权(现可能有二十多位产权人了)原酒楼的老板就转到通济路来继续经营酒楼,并沿用原来的“燕喜酒楼”的名号。
    通济路的“燕喜酒楼”在后来改称“解放饭店”,改革开放后,恢复称为“燕喜饭店”和“燕喜酒家”,而不再称为“
    燕喜酒楼”。
    1988年,因“燕喜酒家”的经营已达损亏状态,商业局于是决定将其转营,由纺织品公司接管,经装修后改为“燕喜商
    场”,于是“燕喜酒家”的名号就正式终止了。
    “燕喜商场”经营至1996年也已达损亏状态,于是再度改制,将地下商场的柜台分割承包,个人经营,二楼对外招商经
    营,由建筑老板装修对外招包成为各个独立经营的小商铺了,同时,将二楼一部分和三楼改营为“甜梦园”茶餐厅。2006年初,地下商场正式解体,经装修后改为“金铺”,至此,“燕喜”的名号也就正式消失了!

    多谢四眼兄,给我们的传统教育。有“海军招待所“的故事吗? 据说是间印度人的诊所。台城故事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4-6-17 19:13 , Processed in 0.35352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