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户从未签到
166
2956
1万
版主
奥运圣火即将经过湾区,很多侨胞都准备为迎送圣火准备,当然我们75one的同学也可能参与。现转帖一些策略问题供同学们参考。
ZD干扰圣火传递,欧美各国媒体一边倒地对中国抱敌视态度,最后巴黎站金晶mm在ZD分子冲击下坚强护卫火炬的情景终于全面引爆了中国人的情绪。现在很多同学加紧串联,决心要给ZD,给CNN迎头痛击,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但是形势越是凶险头脑越要冷静。谨在此提出若干策略问题请研究:1、一片红色的海洋不好,现场旗帜标语应强化奥运主题,应该做到红(国旗)白(五环旗)相间,平分秋色。毕竟这是奥运圣火传递,过分突出突出国家色彩并不妥当,并且在西方不会很受欢迎。2、护卫队应坚决做到不推挤任何人,哪怕是ZD。因为护卫队不是警察,他们的任务是确保火炬安全,如果主动出击,会对圣火的形象造成不好的影响。已经有报道说护卫队“野蛮”。我相信他们“野蛮”是有理由的,但这类事还是留给当地警察来做更合适。3、对ZD分子不要针锋相对。越针锋相对他们的宣传效果就越大。把圣火传递弄成剑拔弩张相信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建议XD们把参与圣火传递活动的基调,调整到奥运精神上来。保护圣火很重要,但为此而弄得如临大敌就不值得了。就算让ZD分子抢走几次,也不必看得太严重。
使用道具 举报
0
43
175
工兵
156
994
4272
连长
在旧金山进行的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行程约6英里,80名火炬手参加传递,因此每个人就跑200米左右。
他们表示,对于自己能够传递火炬,感到十分荣幸。
在旧金山东30多公里处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5个华人学生团体在校园发起了“与奥运同在”的打手印及签名活动。
大小不一的橙色手印印满了画有伯克利分校标记、巨龙以及奥运五环的白色帆布横幅上。
学生们在横幅上写满了“支持北京”“我爱北京”“中国一定赢”以及“华人万岁”的字样。
这条6.5米长、1.5米宽的横幅,将出现在圣火传递现场。
这些天,旧金山湾区的人们还注意到,不少汽车车牌上有醒目的“欢迎北京奥运圣火”的贴纸。
位于东湾佛利蒙的黄河长江中文学校设计和订制了1万张这样的贴纸。
学校组织了150名学生和家长到旧金山,这支队伍将在欢迎的人群中展示16面奥运大旗和8个巨额横幅。顾校长说,我们要保障大旗和横幅不会被别人挡住。
奥运圣火在旧金山的传递将于4月9日下午1点开始,3点半结束。
但据悉,清晨5点起,就将有90余辆大型巴士分别从旧金山湾区各个方向驶往奥运圣火传递的起点站和终点站。
万余名华人华侨将到达现场,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祖国的祝福和对北京奥运的全力支持。
105
9983
56万
骑士相册 http://photo.163.com
,也是开始热身的时候了.
greentree:在全球华人掀起反藏独,迎奥运爱国热潮的时刻,为何同学网对此话题反应静悄悄?为何家乡人集体失言?对比于侨中搬迁的话题,看着那么多的家乡人当时那种恨不得抱着炸药包与教育局长同归于尽的情势;对比于每日那么多美酒佳肴聚会的跟贴;对比于其他所有网站的火爆热烈,我们这里显得是多么的不协调!家乡人,你到底怎么了?
我亦有同感
各位网友,这是正面的话题,可热烈加入,也是热身开始的时候了.
是你们的行动令我感动
标 题: 来自前线的报道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9 11:32:28 2008) 一线人员:justlilac 她们是跟着UCLA的车北上的,昨天被统一安排住宿,今天早上5点多大家就起来了,6点就到了火炬传递的终点。据说今天有5600名zd,不过目前只有星星点点的少数。到处都是红旗,学生,和反藏独的国人。偶尔有藏度打着旗子出现,立刻就有大片的红旗涌过去,吓得藏独只好躲在角落里。哈哈哈。 当地的华人组织了各种歌舞,大家载歌载舞(我实在忍不住了,狂笑,太强大了。)警察被大堆的华人老太太围在中间,乐不可支。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喷。。。。。。。。 目前到了大约600名学生,大多是外地的,本地的和今天早上才到sf的估计还在路上。 媒体已经到了,仍然是不太友好的态度,只采访藏独,不采访火炬支持者。不过每次采访藏独的时候,就有很多很多的火炬支持者在后面,大喊:\"Olympic, China\"等口号。我跟justlilac说你争取在媒体上讲两句吧,她说媒体的话筒,始终没有递给学生。
[此帖子已被 Bonjour 在 2008-4-10 12:19:49 编辑过]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拥有帐号并登录即可获得此勋章.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5-7-18 07:49 , Processed in 0.42380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