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来:现在尤其在国外已经基本上无人会弄竹升面,转载一篇关于云吞面的传奇与大家分享. 云吞面传奇 云吞面起源于广州,五十年代在香港蓬勃兴起,至今云吞面依然甚得人心。据说,此食品在唐宋时即已传入广东。据《群居解颐》一书记载:“岭南地暖……又其俗,入冬好食馄饨,往往稍喧,食须用扇”。至于广东何时用“云吞”二字取代馄饨之称,则无从考证. 竹升面,何物也?所谓竹升面,是用传统的方法搓面、和面,用“竹升”(大茅竹竿)压打出来的面条、云吞皮的一类面食。这种“压”面的方法看起来简单,但每个环节都很讲究。首先选用的“竹升”太大,压打出来的面食软硬适中;太细会使面条没弹性。如果要做一般的面条,用手搓面处理后,用“竹升”压打1.5-2小时才能做成。 一般人品尝云吞的时候,都特别留意虾的鲜味,但一碗上乘的云吞面,除了要注意云吞本身的味道、口感、外形、色泽之外,面条和汤底都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搭配得宜。面条要有蛋香,爽滑而弹牙,更要色泽鲜明。汤底亦非常重要,用鸡、猪骨和大地鱼清炖,必须澄清透澈,鲜香扑鼻,才可突显云吞和面条的色泽和口感。 [此帖子已被 惊喜 在 2008-9-23 23:56:23 编辑过] |